羊油作为动物油脂的重要品类,其检测数据直接影响食品加工、化妆品原料及医药辅料等领域的合规性。随着GB 10146《食用动物油脂》等强制性标准落地,企业需依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羊油成分进行全面量化分析。实测检测(400-886-5719)结合国家强制标准与实验室实测数据,深度解构检测报告的核心模块。

一、基础营养成分数据
能量与宏量营养素
羊油的能量密度通常介于824-3392kJ/100g,具体数值受原料部位及加工工艺影响;脂肪含量稳定在88.0±0.5g/100g,其中饱和脂肪酸(SFA)占比约57.3%。胆固醇含量为110mg/100g,显著低于牛油等同类动物油脂。
微量活性成分
检测报告需明确标注维生素A(约33μg/100g)、铜(0.06mg/100g)及铁(1.0mg/100g)等微量成分含量,这些数据是评估羊油在功能性食品开发中应用潜力的关键参数。
二、风险控制指标
理化安全性参数
酸价(AV):国标限定≤1.5mg KOH/g,用于监测油脂水解酸败程度
过氧化值(POV):标准要求≤10meq/kg,反映油脂氧化初期产物累积量
碘值(IV):正常范围32-50g I₂/100g,用于判断不饱和脂肪酸稳定性
污染物限量
依据GB 2762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,铅含量需≤1.0mg/kg,砷≤0.1mg/kg,苯并[a]芘≤10μg/kg。第三方检测机构需采用GB 5009系列标准方法进行定量分析。
三、功能性指标
脂肪酸组成分析
单不饱和脂肪酸(MUFA)占比约36.1%,多不饱和脂肪酸(PUFA)约5.3%,该数据直接影响羊油的抗氧化性能及低温抗结晶能力。
热稳定性参数
熔点:42-48℃,决定其在煎炸工艺中的适用性
皂化值:190-202mg KOH/g,反映甘油三酯平均分子量及加工特性
四、微生物及工艺指标
菌落总数需≤5×10⁴CFU/g,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。水分含量需严格控制在0.2-0.3%区间,过高水分会加速油脂酸败,缩短货架期。
总结
以上就是关于羊油营养成分检测报告核心数据的全面解析。实测检测作为具备CMA、CNAS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,依据GB 10146、GB 2762等21项现行标准,为企业提供从基础成分分析到风险物质筛查的全链条检测服务(400-886-5719)。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通过实验室间比对验证,确保检测报告满足生产质控、市场准入及供应链审计需求。